“青霉菌培养与观察”是《上海市中学生生命科学课程标准》初中阶段主题3“生物的主要类群”中“微生物”部分的实验内容。教材中提供的培养青霉菌的方法是将新鲜橘皮置于温暖、潮湿的环境培养1周左右,橘皮上长出的青绿色的菌落即为观察对象。利用该培养方法得到的青霉菌往往过于成熟,很难找到基内菌丝或营养菌丝及产孢子结构共存的最佳视野,往往看到的都是高密度散落的绿色孢子。
在青霉菌的观察方法上,教材中指导学生利用解剖针或者镊子挑取少许菌丝放在水滴中,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。而此观察方法对学生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,且孢子很容易散落,较难观察到完整的青霉菌产孢子结构。
为了解决上述培养、观察青霉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,本实验对青霉菌的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改进。首先,观察用的青霉菌皆来源于利用PDA培养基在实验室培养所得的培养平板,利用PDA培养基极大缩短了青霉菌的培养时间,经过多次实验也得到了观察青霉菌形态结构的最优培养时间。其次,优化了制作青霉菌临时装片的方法,采用透明胶带粘附法使学生较易制得目标装片,并观察到完整的青霉菌结构,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,缩短了实验操作时间。
最后,全部的实验操作过程中,青霉菌始终生长在培养皿基质内,避免了霉菌孢子散落在空气中被学生吸入而引发身体不适,并且也方便实验结束后的菌种保藏和霉菌处理。